水沙連限動 學校與家長間的相放伴 去年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時校園關閉了,有些孩子受限於環境因素幾乎失學;所幸我們看到依然有人願意冒著風險,接待濱於失學的孩子一起共學生活,讓他們的家長能安心工作或下田。那一年,疫情讓人意識到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才能發揮更大的安定力量。 生活 2022/05/28
水沙連展訊 《當文學遇上美術-2021南投縣玉山文學貢獻獎柯慶明 & 美術貢獻獎孫少英》聯展 一位是血脈根植南投,走向宏觀文學世界的柯慶明,一位是闖蕩精采他方,落腳南投綻放美學的孫少英。二人均以宏闊視野與豐厚內涵,於文學與美術領域,進行創作、教學與國際交流,對臺灣藝文發展深具貢獻。本展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圖書館藝廊首展,希望透過同於2021年獲得南投縣政府頒發玉山貢獻獎二位大師的經典作品,以文學為所思,以美術為所見,為師生與參觀者立下─無論源自或來到南投─都能走向開闊世界的典範。 藝術 2022/05/28
水沙連展訊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生活創作漆藝研習核心班》成果展 由文化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支持、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漆藝研習核心班,在張賽青老師帶領下,此次課程朝「品質精緻化、作品產品化」為目標,以「蝴蝶、生態、綠工藝」為方向,歷經十週的磨練,一步步打造出質感作品。 藝術 文創 2022/05/28
人物水沙連 你不能選擇你的出身,但你可以創造你的未來 二十幾年前,921大地震震倒了我的家,卻也扶起我的空手道之路。當時黃泰吉、廖德蘭教練熱血的來到災區,以空手道訓練協助孩子們的心靈重建,並開啟我的運動員生涯。後來許阿甘女士為南投縣成立空手道委員會,協助我代表南投縣參加全國運動會,並拿到空手道項目的金牌,那也是南投縣第一面空手道的金牌。 族群 小人物小故事 #49夏季號 2022/05/27
貨殖水沙連 坐忘呂學榮的黑羊經營學 —131縣道的「坐忘松云」餐廳 店名「坐忘松云」,顯現一派自然清新,頗有意境。其中「坐忘」取自莊子〈大宗師〉。坐忘之忘,是內修的心靈哲思,也是境界,若勉強引用「白色巨塔」影集的經典台詞來說明,就是:「人生是一場騙局,到最後你會發現,最重要的都變成了最不重要的。」店主表示,在這裡,坐忘於松與雲之間,享用無負擔的空間與美食,是儒、是禪,是菩提本無樹的明心見性。 美食 行旅 健康 #49夏季號 2022/05/27
貨殖水沙連 埔里的餐桌——跟著阿宏師去找菜 清明過後,天氣從春轉為初夏,埔里的天空常有春夏交替的善變表情。敲定了阿宏師的採訪主題後,大家都很期待能跟著埔里的國宴主廚去找菜。 美食 行旅 產業 #49夏季號 2022/05/27
創藝水沙連 傳統族服經緯的三代情 我的外婆依婉.姑牧Iwan Kumu小時候,在天還沒亮的凌晨三點,就會被織布聲音吵醒,她會爬起來看著她的媽媽如何織布。織布的咚咚聲就如同雞鳴一般,提醒每位部落的婦女們 - 織布的時間到了。此刻阿祖與部落的婦女們就這樣靜靜的織布。 工藝 文化 族群 #49夏季號 2022/05/27
創藝水沙連 盛夏,來看戲 —— 魚池戲劇節 我回到家鄉,就是想為阿公做一齣戲。」在日常的午後,魚池戲劇節策展人巫明如回想當初辦戲劇節的動機。沒有戲劇藝術淵源的明如,大學考上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當家人將明如培養成有趣的藝術人才,卻要特地北上才能看到演出,而在阿公的鞋櫃裡唯一那雙皮鞋,只在婚禮、喪禮以及孫子上台表演的時候才會穿出門。想讓家人們看自己演出的心從不熄滅,明如開始想,如果能把戲劇演出搬回家鄉,讓家人、鄰居在魚池的菜市場裡或廟口,也能看到原本只在大城市搬演的戲,那該有多好呢? 行旅 藝術 文創 #49夏季號 2022/05/27
散步水沙連 從紅茶吊燒雞談起—潘師父珍饌餐廳在下城蹲點九年 九年前選擇在水沙連驛站(中潭公路上的一家公路餐廳)結束營業後的舊址,建立了屬於他自己的餐飲王國─潘師父珍饌餐廳,黃博文和蔣慧娟互相扶持,走過陸客如潮水般湧入的最美好的日子,也一起面對陸客退潮、疫情突來的艱難與挑戰。 美食 #49春季號 2022/04/04
散步水沙連 阿娥、阿花看「+」來 舊社會通訊未發達時代,聯絡事項無法靠手機電話來溝通,於是就有留言板的裝置產生,包括車站或是社區都會有這樣的版面,讓人在上面留下信息,達到溝通的目的。從木生昆蟲博物館直走50公尺,左彎轉進南村義民祠的轉角路口,就記錄了一個這樣的公佈欄,上面是一幅有趣的圖畫,畫面左邊從上而下排列著一個九點刻度的時鐘、一個「+」符號、一顆蛋,旁邊有一隻鵝、一朵花,右邊則是兩名婦人與一名男性歡喜相遇狀。這到底是甚麼意思,莫非是某位前衛藝術家的超現實作品? 行旅 繪畫 #49春季號 2022/04/04
人物水沙連 如果,人間有一種真實 —埔里奇人黃炳松 (1933-2021) 黃炳松,他是說做就做的創業家;一位或狂或俠的生意人;他是心中無歲月,年過八旬開始畫畫、寫歌的藝術家;他也是有遠見的生態家,熱衷於種樹。在樸素藝術的熱情中,有著對商業市場的敏銳;身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卻有著俠義正氣;以投資房地產起家,但又買了許多不能蓋房子的山坡地,不賣不開發,用心良苦。 這麼精采的90年人生,有可能用一句話形容嗎? 藝術 文創 文化 大人物專訪 企業 #49春季號 2022/04/03
人物水沙連 香蕉與素描—恭賀孫少英老師榮獲2021年南投縣玉山美術貢獻獎 壬寅虎年元宵後,我們拜訪居住在埔里溪南里的孫少英老師,恭賀他於2021年12月獲頒南投縣玉山美術貢獻獎。孫老師說話帶著濃重的山東腔,和藹親切,他感謝南投文化局的厚愛,感謝南投美術學會的推薦。 藝術 文創 繪畫 大人物專訪 #49春季號 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