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水沙連 阿娥、阿花看「+」來 舊社會通訊未發達時代,聯絡事項無法靠手機電話來溝通,於是就有留言板的裝置產生,包括車站或是社區都會有這樣的版面,讓人在上面留下信息,達到溝通的目的。從木生昆蟲博物館直走50公尺,左彎轉進南村義民祠的轉角路口,就記錄了一個這樣的公佈欄,上面是一幅有趣的圖畫,畫面左邊從上而下排列著一個九點刻度的時鐘、一個「+」符號、一顆蛋,旁邊有一隻鵝、一朵花,右邊則是兩名婦人與一名男性歡喜相遇狀。這到底是甚麼意思,莫非是某位前衛藝術家的超現實作品? 行旅 繪畫 #49春季號 2022/04/04
散步水沙連 沿溪行—埔里的南烘溪 埔里盆地有兩條主要河川,北側的眉溪和東南方的南烘溪,又稱南港溪,這兩條溪流灌溉了埔里盆地的主要農田,也寫下了盆地的許多傳奇,兩條溪流於太陽廟旁合流成為烏溪重要支流。 現在主要來淺談南烘溪的過去和現況,南烘溪主要發源於魚池鄉,匯集了東光溪、鹽土坑溪、新城溪後於牛洞進入埔里,牛洞那段峽谷,在日治時期,日本人覺得和九州的山很像,山的日文發音為Yama,遂稱為耶馬溪,所以耶馬溪是地名,不是溪名。 行旅 生態 #49春季號 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