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棄文從農--大坪頂的百香果青農蔡維峻

文 / 黃宏璣
圖 / 黃宏璣、蔡維俊、許穎婕提供



 

埔里鎮大坪頂的「果然好農」百香果農場主人蔡維峻,去年一舉拿下埔里鎮農會舉辦的百香果評鑑冠軍獎盃並獲選為南投縣優秀農民、今年更獲農業部麟選為百大青農表揚的殊榮,對79年次,務農僅8年的蔡維峻來說,他所譜寫的從農首部曲、百香果樂章算是精彩有成,同時也演奏出令人讚賞的旋律。

投入第一代果農的契機緣自澳洲打工

自稱「第一代果農」的蔡維峻,其實並沒有世代務農的傳承或包袱,大學主修外文、擁有外國文學學士學位的他,棄文從農的契機是他在退伍後到澳洲打工參與葡萄、蘋果乃至草莓等水果專業栽培管理兩年,之後又去德國遊學半年。從中他體悟到農業其實是一門很專業的技術和管理工作,於是返國後毅然決定返鄉接手父親的農地,投入 百香果培育工作。

父親1.5公頃的農地其實也是祖父購置交給父親的,他說他因從小隨父母旅居北部就學,一直到高中畢業那年暑假回大坪頂渡假並到農場打工,才開始接觸農業,那一年暑假他一個月賺進5萬元,雖然很累但覺得生活充實,感覺不錯,最後是澳洲農場打工經驗,讓他決定回來大坪頂,投入百香果培育行列,

從頭開始、科學務農沒有包袱

「為了及時融入務農人生,不懂就問,透過做中學,只要有培訓課就去修習專業知識。」跟許多青農一樣在做中學,從中找到經營百香果園的訣竅,這是他做學問和務農一貫的態度。

蔡維峻著望著欣欣向榮果園說,大坪頂的農民都很親切,有問必答,從買農用資材至果苗栽培都從零開始,磨了三年才進入狀況,同時他也把在澳洲所學因地制宜引用在果園,澳洲一個農場逾百公頃高度機械化科學化管理,只用兩個人力就可以,而且相當注重工作安全,他在果園上軌道後,把合理化施肥與用藥都納進QR-code,捨棄一般農民以經驗法則去管理施肥用藥的方法,把數據每天輸入電腦,只要打開電腦或手機就能了解,而大數據的科學管理、精準施作比別人降低成本,走出自己的果農之路。

引進滴灌、草生管理友善生態

他還引用先進的滴灌系統解決日漸嚴重的乾旱灌溉問題,3年前台灣發生乾旱近四個月,他採滴灌系統,乾旱期間一早打開噴灌系統,20噸的水半小時就完成澆灌,不僅節省人工也省下時間去精進強化果園管理。

他的 百香果園採用草生管理,以除草機修剪雜草,把果園照顧得百香果藤葉繁茂,連草都長得很健康做為監視病蟲害的一個指標,巡視果園看一下雜草葉子有沒有蟲咬,就能判斷要用什麼藥防治,他堅持不使用除草劑,且不斷鑽研最新的種植技術,提升作物品質的同時,也能對園區內動植物的生態更加友善。

百香果評鑑冠軍之後再膺百大青農

去年他參加埔里鎮農會舉辦的百香果評鑑,以果肉甜中帶酸散發淡淡的香氣抱回冠軍獎盃,他是他透過精準用藥、農藥減量、精準及合理化施肥、草生栽培等技術,讓果樹長得健康,結果果粒飽滿均勻,終於產出風味獨特的百香果,這樣的成果也是一份榮耀與肯定。

如何種出冠軍百香果?蔡維峻說,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到植物善意回應,他選種的百香果為「台農一號」,是香氣濃、酸度低的品種。他說以前收成必須蹲在地上撿果撿到腰酸背痛,非常辛苦,後來吊網出現,不僅省力還可以溫柔地接下每一粒飽滿的百香果,自此不再讓百香果墜落地面,導致果肉分離而酸化,也能讓每一粒百香果都在「在欉紅」的自然熟成狀態下採收。

蔡維峻從零開始學習種植百香果,打造自家品牌通路「果然好農」,今年他以協助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百香果草生栽培及採後病害試驗的成績單,在百大青農選拔面試時,他以減低農業成本、環境永續做為從農願景,一舉爭取獲得農業部百大青農肯定,他用愛心經營呵護百香果,他的這份赤誠已經見證他對這塊土地及農業的一片真愛,他也寄望十年磨一劍,再為他從農人生續寫出精彩新篇章。

 

圖一現代化栽培的百香果,用吊床給成熟的百香果落果睡

圖二高度機械化科學化管理的果園,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有效追蹤施肥和用藥

圖三蔡維峻所種的百香果為「台農一號」,果實壯碩如巴掌大

圖四蔡維峻種的百香果以果肉甜中帶酸散發淡淡的香氣抱回埔里鎮農會的比賽冠軍獎盃

圖五. 大坪頂是台灣最重要的百香果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