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大可
在當代中生代藝術家當中要找出一位能寫、能畫、能刻,有創作實務又有學術論述能力,同時在國內和國外不斷創作發表曝光、得獎,已卓然成家的藝術家並不多,且若還要求必須是在地出身的條件,那就更不容易。
張家銘就是這樣的一位值得推崇的在地藝術家。
複合媒材作品剛柔並濟感情豐富
追隨大師的學徒訓練-師事許禮憲
五年級末段班的張家銘,道地的埔里囝仔,因為從小對繪畫有興趣,高中就選擇遠赴台北念復興商工美工科。1991年他進到花蓮石雕藝術家許禮憲的工作室去當他的助手,這項決定影響他後來的人生和人格。張家銘在他的著作《人類學的石頭記-許禮憲和他的藝術作品》書中直言是許禮憲老師的身教帶領他進入石雕的世界,也讓他學習到做為藝術家應該具備的心態與工作態度。
善用工具對石雕創作者來說也是重要的功課
出國深造培養世界觀-淬鍊基本功
三年後張家銘又再度把自己推向一個全然陌生的學習環境與挑戰,離開台灣赴日深造,並在1995年進入名古屋藝術大學雕塑系學習,接受全然日本紀律的藝術教育,重頭札札實實的接受各項美術基礎訓練。
1999年921大地震後他回鄉,銜命擔起家族飯店的經營使命,當了幾年的飯店經理人,那年他才30歲。那幾年,他並沒有放棄創作專長,但他的斜槓人生總是充滿了奇異與恩典,讓他有比別人更多的歷練,然後最後反饋到他的創作養分裡。
人類學的訓練-走入田野獲取養分
2008年協助家族完成階段任務後,張家銘毅然回歸創作的本途,但是並沒有終結他勇於挑戰的斜槓人生。那一年他考上了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啟動另一趟人生的奇異學習之旅。
人類學的研究其實是理性而學術的,但是在文化人類學與藝術人類學的領域研究,對藝術創作卻極具養分。特別是研究方法與田野調查技能的養成,給予他在感性或靈感閃動以外的創作依賴給了一條全新的可能。
在研究所期間他完成了二本著作,出版了《金門田野印象2009--藝術與人類學的交集》、《籃城紀事-花畫˙田野誌》還有碩士論文。後者更是以民族誌的書寫,整合深度豐富的田調成果,據以在2020年出版了《人類學的石頭記--許禮憲和他的藝術作品》這本傳記評論專書,記錄了他多年後再回花蓮蹲點陪伴許禮憲的研究成果。
走進田野,透過人類學的觀察去獲致創作的人文養分,已經變成他創作的本能與套路,對他來說作品就是田野的養分開出的花朵。
張家銘說他喜歡邀自然共同創作,開發出材質的潛能
為創作力蓄足能量-與自然對話、讓能量流瀉
對喜歡旅行的他來說,及時的充電旅行,是獲取創作能量很重要的途徑。關於創作,張家銘說,創作就是能量的堆砌與宣洩,蓄能不足無以創作。他舉現陳列在「訴說生活」餐廳空間展出的一件石雕「貓」為例,為我說明這件貓作品大概花了他一整天的時間去揣摩之後才能劈下第一鑿,最終他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在「雕刻」貓這件事情上,創作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時間,是花在與還沒下鑿前與那塊原石的對談。他說每個石頭的質理、花紋或色澤都不一樣。藝術家的責任是透過創作能量的流洩與原石對談,並據以開發出該材質的本質或潛能。
張家銘唯一從日本帶回來的作品「貓」對他具有里程碑意義
與自然共創-掄下九族文化獎首獎
特別是石雕創作,材質本身就存在美感,只需透過工具開發出石頭被塵遮的本質,2021年他以一件高將近三米高的巨石作品獲得九族文化村榮義文化獎的金牌首獎,他採用澳洲黑色花崗岩去雕出泰雅族傳統紋面黝黑的男女面像為題材所作的作品,該作品不僅在巨大氣勢上超越其他參賽者,選擇黑色石材,局部拋光紋面的文化肌理,大量保留石頭被採石機鑿開崩裂的自然鑿痕,讓整個作品呈現巨石大氣魄的自然剛毅與拋光後水亮的柔情,與其他寫實精塑的人文作品或是抽象光滑的曲線意象作品相較,更多了些哲理的層次。
「榮耀的印記」作品氣勢宏大,榮獲九族榮義文化獎的金牌首獎
「榮耀的印記」作品使用三米高的黑色花崗岩前後雕出泰雅男女紋面頭像
新興產業策略與發展博士學程更上一層樓
不久前聽說張家銘又到暨大念書,並擔任了<大學就是美術館>暨大藝術校園執行委員會的執行長,他這次念的是新興產業策略與發展博士學程,跟十幾年前念人類學研究所的碩士班一樣,家銘總是不斷給人意想不到的、不可預測的突破。對新事物充滿好奇,願意主動去開發不可知的世界,這就是家銘的個性和態度啊,在社會歷練與藝術成就達到一個高度後,又去念一個有趣博士學程,這又何嘗不是家銘斜槓人生的又一章,而這些斜槓的精采養分,最終又將回饋到他的創作和作品上面,為他的人生開出美麗的花朵。
大犬座的雕刻風格以最少的加工邀石材一起詮釋作品,也是張家銘卓然一家的創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