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董錦燕
《雨夜花》是臺灣日治時期的臺語流行歌曲,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這首歌以脆弱凋落的花朵象徵台灣女性的悲慘命運,後來「雨夜花」幾乎成為台灣祖輩心酸史的縮影。
我們會期待青年學子以什麼樣的眼光回顧這段故事並眺望未來之路呢?
留下花錄,一起走花路
112學年度下學期,暨大附中語文實驗班一年四班在《水沙連雜誌》康翠敏社長引介下,參與了「島嶼的集體記憶」課程。課後,同學將採訪阿公阿嬤的紀錄集結成冊,成為《花路․花錄》一書。
書中以臺灣特有的五種花卉:臺灣狗娃花、仙草、臺灣笑靨花、玉山薄雪草以及臺灣百合,代表臺灣阿公阿嬤生長於逆境,卻無休止地付出及不妥協追尋的特性。故事雖平凡卻芳香馥郁,篇篇都是值得記錄的花之路。
書籍最後,以遍布各海拔與地形的「臺灣百合花」做總結,用其象徵臺灣阿公阿嬤的草根及韌性,同時也隱喻臺灣的多元族群融合的特徵。
給阿媽一封信,尋找自己的故事
陳慧齡導演歷時十年拍攝的《給阿媽的一封信》,於2021年榮獲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首獎,並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陳慧齡導演在法國留學時,寄宿家庭的爺爺奶奶總會滔滔不絕的對她傾訴家族故事。但是當爺爺奶奶詢問導演:「那你的故事是什麼呢?」導演竟無言以對。
法國留學寄宿經驗,使她開始意識到國家歷史的斷裂問題,回台灣後決定努力尋找自己的故事。她於2010年發起「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畫,開啟長達十多年的藝術行動以及群體社會實踐。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暨中學生在觀賞《給阿媽的一封信》紀錄片後,透過畫作、文章、簡報以及口說發表,呈現觀影後的收穫與心得。本課程也讓學生採訪久未見面的阿公阿嬤,讓孩子對長輩的年代有更多的興趣和話題,從而有更深入的交流。
有阿公阿嬤因為兒孫對他們年輕奮鬥的歷程感到好奇及探問追究,突然覺得人生有了不同的意義,意外增進了祖孫情。同學們侃侃而談阿公阿嬤的故事時,聽起來看似平凡微不足道,卻是都有讓人熱淚盈眶的底蘊。
經過「島嶼的集體記憶」課程,學生們漸漸地體悟到他們的阿公阿嬤,是臺灣某一段歷史的見證人,阿公阿嬤身上都是一個時代一段歷史,學生們從其身讀了一本本活歷史,刻骨銘心。
認識彼此的家庭,更深的心靈連結
暨大附中學生族群多元,有閩、客、原住民(高山族及平埔族),越南、中國、韓國、匈牙利等新住民裔,同學們從本課程中更深度地認識了不同族群的文化,看見不同家族故事如何交織成島嶼的集體記憶,彼此便有了更深的心靈連結。
我們重新認識了埔里木材產業以及造紙業的輝煌歷史,也看到了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大量婦女投入紡織產業的盛況,有機器操作、車布邊,打毛衣、手工藝等,各式各樣婦女拚搏的樣貌。也看見許多阿公年輕時期學裁縫、做黑手、當木工等,那個學徒制的年代是少年不堪回首的青春,但至今想起來卻充滿甜蜜的回憶。
從尋根到綻放,兩代花樣的交心對話
原來,臺灣除了雨夜花,還有狗娃花、仙草、笑靨花、玉山薄雪草以及臺灣百合。或生長於海邊,耐旱,或於春寒料峭之際於中高海拔展顏,或為冰河時期遺留的活化石。這些頑強的花草遍佈於臺灣高中低海拔,環境適應力極強,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點綻放出臺灣最美麗的島嶼記憶。
感謝孩子為我們帶來這一場生命的體會,期待孩子經過這個課程的洗禮,除了有傾聽與同理的溫暖,也有行動的魄力。兩代花樣青春的交心對話,將這些歷史斷片與記憶殘骸,提煉成對人、對臺灣以及對這塊土地的愛,尋找人生的價值,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圖一 圖書館舉辦「島嶼的集體記憶」作品展
圖二 學生們熱絡地閱讀同學阿公阿嬤的故事
圖三 以畫作、文章及簡報敘說阿公阿嬤的故事
圖四 康會長及阿公阿嬤聆聽孩子說阿公阿嬤的故事
圖五 《花路․花錄》一書封面
圖六 《花路․花錄》一書目錄,共收錄 22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