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淑惠
圖.唐淑惠、莫小倩
相信30歲以上埔里國中畢業的鄉親對陳順連老師不會陌生,老師出生於民國22年大坪頂滴水庄,民國43年台中師範畢業,隨即進到史港國小太平分班(即現今太平國小),民國 48 年轉任到埔里國小。後在職進修師大地理系參加檢定,民國56年到埔里初中任教,一直到87年退休,春風化雨四十五載。
兒時回憶
經歷日本統治、國民黨政府、解嚴後等不同政權輪替和社會氛圍,陳順連老師就像埔里的活歷史。他回憶小時候(日治時期)都在「餵牛餵馬」:在學校要割草,把牧草曬乾儲存到冬天給馬吃,因為當時校長出門都要騎馬。一回家也幫忙割草給牛吃。寒暑假還要幫忙種甘蔗。
而蔗田有兩種,一是佃農耕種,另一種是製糖株式會社(簡稱會社)直營農場,但兩者種的甘蔗都要送到會社去。佃農要先把甘蔗送到會社過磅(秤),有時候要好幾個月才拿到錢。所以那時候有俗俚語:「第一憨撞球相碰、第二憨種甘蔗乎會社磅、第三憨呷檳榔吐紅。」
戰時,食物都是配給制。自己種的稻米也都要上繳,大家多少都會偷藏一點,然後著月黑風高時相約打暗號偷換米。連炊甜糕也會管制,藏草埔仔,要吃的時候就去切一點。不能放家裡,日本警察不定期會來家裡翻箱倒櫃。陳連順老師一邊回憶著,一邊露出了當時孩童般笑顏(圖一 ),他說:「生活雖苦,但小孩子有得吃就很開心了。」
圖一 陳順連老師笑呵呵
戰火下的埔里
陳順連還記得,二次大戰快打完前後,村庄正流行瘧疾(Malaria),國小三年級的他也沒逃過瘟神的魔爪,有次他在從小埔社走到埔里國小上學路上,病倒在小埔社附近的路邊一棵樹下昏睡了過去。後來怎麼好的也不記得了,只能說能撐過來的都是天養的。
終戰前後輟學了一陣子。接著讀四五年級,卻沒有課本,班上也有一些因參戰中斷學習,較年長的孩子。當時許多老師都是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士兵退伍轉任,來自中國各省份,國語(北京話)也說得不好,連自己也要學正音。陳順連記得當時有一個老師還特地去台北買字典,跟學生一起查字典學國語,他說:「後來反倒是學生學得比老師快,呵呵!」
位處台灣內山的埔里,雖然不在戰爭的浪頭上,但卻也能從當時才十來歲孩童的世界,感受到世局變動的餘波脈動。
桃李滿天下
「讀師範學院不用錢」是陳連順為了減輕家中負擔的最大動力。他當學生時,看老師教書好像很輕鬆,殊不知自己當了老師曾經有半年領不到薪水。所幸公教人員都有配給米油鹽。他回憶,師範剛畢業的老師月薪 285 元,買一台五順牌鐵馬 600 元,就要分期。
從小就對史地有興趣的陳連順老師,在國小任教十三年後,又前往師範大學進修地理科,取得學位後就到埔里國中任教,一直到退休。回憶這漫長的教書生涯,老師說教過的學生中:「對最壞和最好的學生當然印象深刻!」在老師所撰的《山城風物誌》中(圖二、三),臚列了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優秀學生,如現任台南高等法院院長黃瑞華、心臟科權威專家張克士、台灣傑出女科學家冉曉雯等…老師就如屹立不遙的大樹,提供鳥兒駐足與養份,再目送他們展翅高飛,學生能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絕對是師者莫大的喜悅與回饋。
陳連順老師退休後,至今九十高壽身體硬朗,紅光滿面,休閒除了參加埔里合唱團唱歌之外,更將所學所聞及所見結合,目前仍持續在撰寫、修訂埔里風物誌,並親繪埔里舊鐵路圖(圖四),整理南投雙溪的地理文稿(圖五),老師身體力行「活到老,學到老」的師者風範!
圖二 老師近年撰寫的山城風物誌
圖三 陳順連老師贈書給本社
圖四 《山城風物誌》中,陳順連老師製作的埔里舊鐵路圖
圖五 透過地理老師的手繪地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南投縣的二大溪流的走向與分布(截自陳順連老師所著的〈南投雙溪文稿〉)
編按:陳順連老師親撰的南投雙溪文稿內容特徵詢陳老師同意,全文轉載如下:
(三)南投雙流 - 濁水溪與烏溪
*河流機能
河流,是人類和所有生物永續生存必需的資源。譬如,南投兩大川-
濁水溪及烏溪,是域內民眾及動植物,「活命」之所倚賴。
河流機能,大致歸納於下:
1.治水機能-排除積水、宣洩洪水、清除廢水及淤沙、補足地下水等。
2. 利水機能-一般給水、工業用水、農業灌溉、漁業發展、水力發電等。
3.環保機能-調節氣候、美化環境、親水空間等。
*
南投縣兩大流域
△烏溪上源﹙北港溪、眉溪﹚
△投縣兩大流域圖
✽大溪源起合歡
1.五源會聚
中、東部 四溪五源﹙濁水溪、北港溪、大甲溪─蜈蚣溪.合歡溪、立霧溪﹚,同起合歡,放射奔流,隔山路遠;出口西濱,排列成三﹙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唯有立霧,水入東岸。
2.說「合歡」
合歡山區,大川源流 聚集-計有濁水溪、烏溪﹙北港溪﹚、大甲溪﹙合歡溪.蜈蚣溪﹚、立霧溪五源,呈放射狀流出;昔年淘金者稱它「五港泉」。
台語「五港」,日音「ご かん」,微變「ごう かん」;「ごう かん」再翻回漢字,成了「合歡」; 區內高峰具以「合歡」為名。
合歡山群,包括主峰及東、西、北峰,俱在3000m以上,列名「百岳」,早享盛名;唯缺南峰,總感美中不足。
南峰位主峰南側不遠,標高3205m。原來沒沒無聞,但它擁有許多優越條件,如:在省道旁邊﹙昆陽附近﹚,交通便利;與主峰陵線相通,路線單純;沿途草原風光,景色綺麗;視野開闊,又易於攀登---等,經登山界推介,攀登者眾,現已成熱門的指標。
南峰的拓展,使合歡山東、西、南、北四方齊全,加上主峰,各展風華,遙相呼應,是一個相當完美登山區塊。
△五源會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