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繪圖.簡史朗
圖.亞子
平埔族群集體入墾埔里有兩大主因,第一是在西部原鄉面臨來自漢人的生存空間擠壓。自乾隆中葉起,臺灣西部平原丘陵一帶不斷發生大小不等的「械鬥」,即大家所熟知的「閩客拼」、「漳泉拼」,連曲館也無法倖免。可見當時西部平原、丘陵地帶,大量來自中國不同族裔的移民,正面臨著巨大的生存競爭壓力。
當時已然主流人口的漢人移民,生存競爭尚且如此激烈,可想見已喪失大部分土地耕作權、淪為「人口少數」及「政經邊陲」的平埔族群,所面臨的環境會有多麼嚴苛?這是造成集體遷徙的主因之一,可稱之為「推力」。
在埔里盆地方面,嘉慶19年(1814)以郭百年為首的非法墾團侵入埔社,以燒殺擄掠的手段強行侵墾土地,埔社因此遭受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此即史書所稱「郭百年事件」。此事件後遭官方以驅逐漢人墾民終結,而埔社「人亡社虛」,驚恐之餘,不得不招請同是番親、但在西部平原已走投無路的平埔族群入墾以「同居共守」。此為主因之二,可稱之為「推力」。
平埔諸族各在不同的時間點分批移入埔里盆地,古契文書記載最早在道光3年(1823)。道光30年(1853),大部分較平坦的核心地區,大多開墾殆盡。直到咸豐初年(1851-?)都還有零星移入者。參閱圖一。筆者根據古契文書,整理出平埔族群入墾的重要時間及地點:
一、道光3年(1823)開墾覆鼎金小丘及周圍名為「守成份(非今牛眠里的守城份)」及「北投社、阿里史社、大肚社、萬斗六合墾之四鬮埔地」。
二、道光5年(1825)開墾「五索份埔地」。
三、道光7年(1827)開墾「柚仔林埔地」。
四、道光8年(1828)開墾番社溝以北的「北大埔」及番社溝以南的史魯榻大埔。
五、道光11年(1831)開墾「四索份埔地」。
六、道光25年(1845)開墾盆地西角之「八股洋埔地(赤崁、鐵砧山、水尾、蘆竹湳地方)」。
七、道光30年(1850)開墾眉社以北土地(東至坑內松柏崙、西至赤崁油車坑、南至眉溪、北至大山後水流北為界)。
道光30年,盆地內平坦地帶大都開墾,並陸續建立聚落,即今埔里鎮四周主要村里。
平埔族群的移民潮中,有少量漳系漢人以羅漢腳(農事長工)的身分跟著平埔族群移入;也有來自鹿港的泉州人,以肩挑販物方式游走平埔族群的聚落間,先後在大肚城的街仔尾及茄苳腳、大埔城形成市集,而周邊主要聚落皆由平埔族人所興建形成。
圖一 平埔族群開墾埔里盆地進程示意圖(簡史朗繪製)
平埔族群所建立的聚落部分具「血緣性兼地緣性」,即聚落由單一族群背景(血緣)及單一原鄉番社(地緣)的移民所建立者,即便混入少量他族、社的平埔人,還是沿襲原鄉社名為新聚落命名(圖三),如:
烏牛欄:今台中市豐原區田心里一帶。
阿里史:今台中市潭子區舊社。
大馬璘:今台中市東勢區大甲溪畔的頂社與尾社。(圖四)
大湳:今台中市新社區大湳里一帶。(圖五)
日南:今台中市大甲區幸福里(番社、公館埕)、日南里一帶。(圖六)
日北:今苗栗縣苑裡鎮致民國中與山腳國小一帶。本社移入埔里眾多有的與日南社同住今房里里日南社區一帶,有的移住於今水尾、下梅仔腳,與他族社的平埔人形成聚落。
雙寮:分東勢社及西勢社,約今台中市大甲區建興里一帶。(圖七)
房里:今苗栗縣苑裡鎮一帶。
大肚城:今台中市大肚區。由南大肚社及猫霧捒社的族人合組而成。
水裡城:今台中市龍井區,為水裡社平埔族人建立的聚落。
此外,以混族、混社形成的聚落則以新聚落的特徵為名,如:
一、地形地貌特徵:
林仔城:主要組成移民雖為東螺社,但以聚落周邊叢樹成林而名。
牛眠山:垮族、社混居所形成,以聚落後方的牛眠山(地形)為名。
蜈蚣崙:主要移民雖為水底寮社的噶哈巫人,但以聚落旁的蜈蚣崙山為名。
虎仔耳:位虎仔山旁,以虎耳的位置得名。
珠仔山:跨族混居聚落,以附近「如珠仔的山形」為名。
二、開墾過程的標幟性(紀念性)聚落名:
守城份:跨族、社混居移民,以開墾之初能不懼山上原住民出草而棄守,因「守城」而特別加成分地的聚落名。
十一份仔:開墾之初鬮份內的「細份」,一共有十一筆持分。
精米宮:為「舂米間」之諧音,早期口述謂此地為埔社人舉行「舂穀脫穗儀式」的地方。
水頭:南北投社族人所形成,位南烘溪的水頭而得名。
水尾:主要為日北社和吞霄社人所混居形成位眉溪及南烘溪的溪尾(雙溪口)而得名。(圖八)
三、以植物為聚落名:
茄苳腳:此聚落形成很早,當初即以「大茄苳樹地標」為名,是早期的市集交易處所。
文頭股:由南北投社、萬斗六社人所形成,但以植物「文頭股」為名。
楓仔城:以「楓樹」為名,大湳聚落北側,後因水患頻繁而毀村。
圖二 平埔族群開墾埔里盆地後所建立的聚落示意圖(簡史朗繪製)
圖三 鐵山里的地名源自大甲鐵砧山
圖四 愛蘭台地上的鐵砧山、烏牛欄、阿里史、大馬璘皆是以故鄉之名為名
圖五 大湳原鄉在台中新社區的大湳
圖六 日南的原鄉來自今台中市大甲區幸福里(番社、公館埕)、日南里一帶
圖七 雙寮的原鄉約今台中市大甲區建興里一帶
圖七 水尾位居眉溪及南烘溪的溪尾(雙溪口)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