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許一個綠水廊道的願望

文:唐淑惠


玻璃鞋與南瓜馬車
10 月下旬,入秋微涼之季,杷城大排水岸旁的中興大學演習林傳來久違的歡笑熱鬧:溪南國小太鼓隊鑼鼓喧天,爸爸媽媽與孩子忙進忙出,張羅佈置自己的攤位。原來今天活動是水沙連好生活文化協會所舉辦的「玩聚總動員 --- 動物森林兒童市集」,由國小孩童自己擔任小老闆擺攤,有些小朋友拿出自己收藏的玩具、手做的小物販賣、交換;有些人用讚美、才藝來交換小禮物;有媽媽牽著害羞的兒子,拿著扭蛋盒到處招呼、交換;市集中也透過闖關遊戲,讓孩子認識身邊的溪流、稻米的生長、友善飲食等…。會場另一邊茄苳老樹劇場正上演著,孩子扮演的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發現原來生病的老樹極需要乾淨的水、新鮮的空氣。

兒童市集

 

兒童市集


這場活動也引起了附近居民駐足觀望,直說:「好!好!這林子終於整理乾淨了!」
他們的引頸期盼其來有自。2018 年南投水上燈會區選定在杷城大圳河岸與埔里演習林,華麗非凡、熱鬧一時,地方人士甚至給予「巴黎塞納河」的美稱。但是,燈會一過,河圳就像灰姑娘,脫去了玻璃鞋,只見藏污納垢的指縫、長滿厚繭、不時飄出異味的赤腳。這座林子,則像夢幻馬車變回破南瓜,才發現它坑坑洞洞,散發著微微的土味。林子裡永遠撿不完的塑膠袋、飲料杯,四散各地的障礙物、大王椰子落葉。你隱約可以感覺到,這座林子以前應該是很美的,只是它被遺忘了很久…。

水上燈會


宜居山城的轉機與挑戰
翻開民國 70 年代的老照片,你很難想像,才三、四十年,幾乎已辨認不出今昔之間的關連:舊時的牛車路、素樸的矮房、茄苳老樹前的小橋流水,越過舊日的番社溝 ( 今已填平成為道路 ) 就能來到蓊蓊鬱鬱的演習林。老樹、森林與河圳是舊時景象,農業社會雖然辛勞,但土地給予的卻是最宜人的綠水環境。

能高林場埔里辦事處大門(演習林)-埔里影像故事館提供

 

埔里影像故事館-謝秀珍提供-民49年茄苳樹

 

昔日戲水情景

 

埔里大潭仔


如今,這座演習林與對面的埔里茄苳樹王公隔著隆生路,與旁側新完工的杷城大圳、湧泉洗衣池也隔著南安路,筆直寬敞的道路輸送著疾駛來去的車輛,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也切斷了居民與自然最日常的連結。
曾幾何時,午后戲水的綠意河流竟成了塞滿垃圾、廢棄物的「臭水溝」?曾幾何時,水泥與廢材一片片壓迫著老樹根系,致使老樹病危?曾幾何時,大王椰子巍峨的樹蔭下卻成為酒瓶的集散地?
所幸,一切似乎都有了一些轉機,但隨之而來也有更多挑戰。
2018 年經過老樹協會的救治,茄苳樹王公稍微恢復生機。在樹王公廟方努力與地主協調下計畫用募款的方式,向地主購買該地,讓老樹得以保存。過去二、三十年,地主曾因不堪信徒日夜求神問卜的喧鬧,將廟移至路邊,將園區圍起來,外人難以一窺老樹全貌,如今也將圍籬拆除,讓大家能一睹老樹風采。然而這兩年老樹仍不時有凋萎的跡象,需要更多地方的關注、專業的協力。
埔里鎮地方創生計畫架構下,鎮公所向中央申請前瞻計畫「水環境工程」項目中,提名為「埔里鎮枇杷城排水親水空間營造工程」第一期在 2022 年 9 月已完工,第二至五期也在中央的允諾下,將一併規劃施工。埔里污水下水道系統及污水處理廠雖預計在民國 119 年完工,但前提是提高家戶接管率,且汙水下水道僅限於都市計畫區,非計畫區的民生、農業廢水仍然會徑流入排洪道。在這些污水獲得有效整治之前,杷城大圳仍然是吸納廢污的母親之河,杷城大圳仍然必須扮演吸納埔里街區污水的角色,親水與污水整治要如何齊頭併進?河川治理必須仰賴綿密的公私協力,埔里民間團體仍然缺乏一些參與的力道。
今年九月,中興大學智慧運輸發展中心在賴慶明教授的率領下,以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 簡稱 USR) 承接了埔里演習林空間活化的重責大任,計畫發展為興大埔里實驗林文創園區,居民聽聞也樂觀其成,賴教授表示,其經營管理與規劃,需要在地更多企業團體與居民的協力與合作。

許一個綠水廊道的願望
倡議推動國家綠道計畫十年之久的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在守護地圖中有這麼一段話:
有一條路,起點就在家門口,能讓你徒步抵達山間海濱,綠蔭與風景隨著河濱、溪谷、山脊、水圳、田岸、舊鐵道…
這條路,阡陌織成了網,各自承載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多樣地景與文化,成為今日多元的我們…深入地方,才能延展向遠方。
這條夢想之路,我們稱為綠道
」。
號稱好山好水的埔里,青山一定要遠求,綠意不能在身旁嗎?好水只在瓶裝水中,不能是「門前有小河,俯拾即是甘醇淨水」嗎?
為我們摯愛的山城,許一個綠水廊道的願望。為我們永遠的家鄉,走一條安身立命的綠色長路。

「埔里演習林」小百科

埔里演習林(實驗林),因為諧音曾引起地方誤解,又被稱為「燕拾林」「燕子林」。以為它是燕子很多、防空演習用地。其實「演習」乃日語えんしゅう之意,意指研修、共同研究、在特定場域實際演練。
埔里演習林設置於日治初期,當時劃歸在南投廳埔里社支廳管理之官有林地 - 即現今的中興大學惠蓀林場所管轄,範圍遍及守城大山、仁愛東眼山。1916 年台灣總督府以假保管形式移交東北帝國大學農科。
1920 年左右,日本政府大力推展內地延長主義,積極發展資本經濟以供日本本國之需,而水沙連地區因其自然地理、豐沛資源,而成為農林經濟生產物的供應地,位於心臟要塞的埔里社街,更是強力控管發展之處,在街區設置了糖廠、腦館、林務所、水利會、神社、武德殿等,其演習林辦公處設址於埔里,亦是此時政治經濟背景下的考量。

2001年埔里辦公廳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注意此歷史建築屋頂的形制受北海道影響,不同於其他習見的日本屋瓦


 

這裡保存有數十種珍貴的亞熱帶或特有樹種


蕙蓀林場暨埔里連絡站沿革

時間(西元)

沿革

1916年

(日治大正五年)

設置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附屬臺灣演習林(於今仁愛鄉惠蓀林場),作為該校相關系所師生實習場所。

1917年

(大正6年)

設立埔里演習林派出所作為辦公處所,並興建此建築為辦公廳舍。

1945年

改隸台灣省林務局

1949年

(民38年)

林務局撥交給台灣省立農林學院(中興大學前身),後定名為「能高林場」

1950年

(民39年)

設立臺灣省立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於埔里現址。

1954年

(民43年)

實驗林管理處遷至臺中市南區校本部,原埔里鎮處址改為「植物標本園。」

1961年

(民50年)

臺灣省立農學院改制為中興大學,從此改稱中興大學農學院埔里實驗林管理處。

1999年

(民88年)

921地震後,埔里辦公廳主結構傾斜,局部毀壞,進行修復。

2001年

(民100年)

埔里辦公廳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沒想到埔里與北海道竟然有淵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