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大可 (埔里鎮圖書館111年駐館作家)
我是1998年來魚池工作,才知道阿萬師的。人們口中尊稱的「萬師」其實就是多才多藝的王灝老師,因為他的本名叫王萬富,因此許多同儕就尊(暱)稱他為(阿)萬師。他曾在大成國中教書,埔里應該有許多人被他教過,許多人至今依舊懷念著他。
1998那一年我在埔里先後參加了文建會在鯉魚潭和鎮寶召開的二個研習營隊,透過講師的分享和議題分組討論,我發現埔里這個小小地方,竟然臥虎藏龍,藏了許多高手在民間。
隔年發生了921大地震,埔里、魚池都是重災區,我也看到這裡人的韌性和特質,許多的感人故事悄悄地在身邊發生。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對埔里的地方和人物,有深入的探討與認識。埔里街頭大破大立之後,街景風貌不斷蛻變,震後至今20多年,埔里的山城風貌,歷經多位鎮長的努力,如今也已經是一片欣欣向榮。
埔里終究是一個人文藝術氣息相對濃厚的地方,走在埔里街頭,可以看到許多活潑的市招。埔里人對新的事物接受度很高,喜歡嘗鮮,但是對於鄉土和傳統也很堅持,在許多埔里愛鄉人的投入參與之下,形成一個兼容並蓄的活力小鎮。
阿萬師當時和幾位熱心的老師,包括鄧相揚老師、黃勁挺老師、陳義方老師等都是我比較熟悉且常接觸的人,他們參與埔里觀光重建的許多大小戰役,就我所知包括埔里酒廠、金都餐廳和廣興紙寮,這些傳統的產業都曾經面臨震後重建與轉型的考驗,而透過在地文化人入世的參與,幫這些濱危的大型傳統產業或個體成功轉型,甚至起死回生,再現風華。
王老師對埔里紙產業也非常重視
我們至今仍然能夠在埔里街頭,遇見當時的文化創意痕跡,埔里酒廠轉型觀光酒廠,躲過了紹興酒滯銷後關廠的命運;廣興紙寮轉型文化體驗觀光工廠,也讓它能夠跳脫傳統紙廠的型態,推廣手抄紙參訪和DIY行程,讓紙廠在傳統工藝界發光發亮;金都餐廳結合地方特產開發紹興宴、花之宴的創意,也讓餐廳脫胎換骨再創巔峰。而這些點子很多是來自阿萬師、鄧相揚老師他們的發想,並在重建轉型的過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酵母效果。
街頭遇見阿萬師題字的扛棒
阿萬師的熱心和創意,印證在埔里這個充滿美食、特產的小鎮。不信我帶你逛一下埔里街頭的大街小巷,不難發現,在埔里有許多商店行號的招牌,都是阿萬師的書法墨寶。我們都知道萬師不僅能文善畫,充滿才情,拿起毛筆題字繪畫,不挑紙筆、不待片刻,隨興一蹴即成,充滿趣味。他的毛筆字體,不同於歷史上的任何名家字體,自成一家,辨識度很高,因此在路上看到他題字的招牌,就會特別親切。
我曾好奇統計了我在埔里所見過的萬師所提字的行號招牌,或是產品名稱,就有將近十款,除了廣興紙寮、埔里紙產業文化館不是吃的,其它七、八個招牌或產品都是和吃的有關。除了剛剛提到在信義路的「金都餐廳」是他的字,餐廳的菜單還有內裝都大量使用萬師的字和畫,另外在中山路的「亞卓客家菜」餐廳也是他的字,我就很喜歡亞卓的客家小炒和蒜香茄子,另外原先在五頓街,現在搬到仁愛路的「胡國雄古早麵」的招牌也王老師提字的。胡國雄古早麵賣到現在第三代了,幾乎埔里人都知道,味道還是保存了古早的切仔麵和滷肉香。
吃飯皇帝大,王老師寫的扛棒大多與吃的有關
金都餐廳處處可見萬師的作品
「華園池上飯包」在埔里擁有二家店,一家為在忠孝路和北平街口,另一家在中山路與南昌街口,橘黃色底黑字的招牌也是阿萬師的傑作,有了萬師的加持,除了讓它形象上有別於其它池上便當店,同時也為常見的便當投射萬師的風格,成為更具鄉土味的飯包。
萬師是點子王,他當時的創意企劃包括:用廢棄的茭白筍殼去做紙,用埔里紙乘東坡肉上菜,用紹興酒做米糕、用刺蔥做薄餅等,因此我們還可以在中山路的雙美米糕店裡看到萬師提字的產品包裝,以前還有一家叫紹興香的刺蔥餅餅店,招牌也是由萬師題字的。
街頭遇見阿萬師這篇文其實是用一個更入世的角度來認識王灝老師的才藝,因為他的人格特質,為人和善,對於向他求字者一向是來者不拒,因此才有那麼多的招牌字留下來,也留下在街頭與我們不期相遇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