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揮勝
圖/沈揮勝、黃瑞奇
沒來過日月潭的台灣人,應該也有聽過熱門的九隻青蛙吧?
說起這九蛙,就得從筆者的三叔沈政瑩談起。他出生在日月潭畔司馬按庄,後來遷居埔里,一生熱愛水彩寫生,為南投縣知名藝術家,乃前南投縣美術學會常務監事。「九蛙疊像」原型塑造者就是他,南投縣各地有許多壁畫如:草屯九九峰、埔里農會的壁畫都是他的作品。至於「九蛙疊像」是怎麼冒出來的呢,那就來細說從頭囉!
「九蛙疊像」原型塑造者沈政瑩,為南投縣知名藝術家。 照片左半邊是他所繪製的壁畫,右半邊則為九九峰實景,虛與實之間連成一氣。(沈揮勝攝)
從清代八景到現代新傳奇
日月潭自清代即擁知名八景,隨著時空轉換、改變潭區視野。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 2018 年舉辦「日月潭新 8 樂.新八景」選拔活動,九蛙疊像在首階段網路票選,以壓倒性評價高居首位,並經第二階段的專家評選後,榮膺榜首。新八景分別為「夕照九蛙(九蛙疊像)、緋色櫻湖(九族櫻花湖)、騎享優游(水上自行車道)、向山映月(向山遊客中心)、水社迎曦(水社壩)、微笑山谷(大竹湖)、山中明珠(拉魯島)與情定日月(永結同心橋)」。
日月潭新八景之首「夕照九蛙」。(黃瑞奇提供)
相較清代「潭中浮嶼、潭口九曲、萬點漁火、獨木番舟、水社朝霞、荷葉重錢、番家杵聲、山水拱秀」舊八景,除了原名珠仔山或珠嶼的拉魯島,以及水社的地景晨光外,其他 6 景都已隨時代改變而被替換。「九蛙疊像」之所以脫穎而出,緣自 2014 年起成了水位升降指標、話題不斷,且其打卡、自拍方便性及景點本身廣受遊客喜愛。
九蛙疊像在話題最夯的時候,每天吸引上千人造訪,那怕是風霜雨晴,遊客絡繹不絕。(沈揮勝攝)
從泥塑到銅鑄——九蛙誕生秘辛
有關九蛙疊像的前世,可從所在地之舊名「水蛤頭」溯源。水蛤在閩南語中,指的是澤蛙;至於體型較大、常被利用來上餐桌的虎皮蛙則稱「水雞」。水蛤頭天然環境佳、水族資源豐富,早期即為邵族及魚池鄉大林村司馬按地區漢民重要漁獵處所。
1990 年代,日月潭因船難事故沒落蕭條。當時,日月潭風景區的管理權責隸屬於南投縣政府風景區管理所,為了振興觀光業,該所選定水蛤頭這片擁有優越天然條件的區域,以公開徵稿方式,希望透過標誌性的亮點建設,重新挽回人氣。結果,由青境景觀公司規劃師呂兆良所設計繪製的「九蛙疊像」圖稿獲得首選。由時任風景區管理所主任、後來擔任副縣長的陳正昇負責計畫;承包商則是水社村華泰水電工程行。
由於圖稿必須實體化,承包商委請三叔依圖稿塑造九蛙疊像原型。原型為泥塑,全高 11 台寸,即 33.33 公分;三叔在埔里鎮建國路租屋處依圖稿泥塑原型期間,為力求完美,長時間修改,絲毫未考慮耗費的時間成本。因筆者為美術科班出身,在多次修改中也曾參與捏土或討論。疊像成品預定以銅鑄造放大 10 倍,即 333.3 公分。由於在台鑄造成本過高,遂送福建翻銅,再運回組裝,並於九二一地震前安置在水蛤頭半島的陸岸末端;「水蛤頭」翻成中文,就是現在的「水蛙頭」稱呼。
九二一地震後,原在陸岸的九蛙疊像,被發現已翻落淤泥區,因土質溼軟,搬回陸上實有難度,最後在水域泥漿中就地安置;日管處成立後,除改善步道另闢水面棧道,讓水蛙頭迅速成了潭區新興景點。
當乾旱遇上青蛙,九蛙全都露
從 2000 年到 2010 年,九蛙疊像的人氣呈現穩定成長。2011 年 4 月乾旱,九蛙全都露,日月潭淤泥問題也開始受媒體關注。由於整座疊像形同上岸,不少遊客違規闖進泥灘拍照,親近一看才發現最底下那隻幾乎如水牛一般大。2013 年 5 月,水蛙頭水域淤積情況惡化,最底下那隻已經半埋淤泥中,再度引發討論;2014 年 4 月,「水蛙露幾隻」與「水位預警」的關係被媒體炒熱。
2011 年的九蛙疊像,3 月乾旱,9 隻青蛙露出水面形同上岸。(沈揮勝攝)
水蛙露幾隻,民眾也瘋狂追逐。
網紅熱點,台電挖蛙哇!
2015 年 3 月第二隻水蛙亦陷淤泥,台電展開「挖蛙哇」行動,派員為疊像基座清淤,新聞熱潮一發不可收拾。同年 5 月,日管處順應媒體「九蛙水位預警」,製作水位尺標表,讓媒體和遊客同時陷入瘋狂。此後幾年,九蛙的新聞成了媒體票房保證,只要寫到九蛙疊像,點閱數少則上萬,多者甚至超過 50 萬!而民眾瘋狂蜂擁,也讓水蛙頭停車場大排長龍,甚至造成塞車,影響環潭公路動線。而日管處也打鐵趁讓,推出九蛙文創紀念品。
2015 年 3 月第 2 隻蛙被埋一半,台電緊急派員為疊像基座清淤,新聞掀熱潮。(沈揮勝攝)
2015 年日管處在棧道上設置「九蛙高度計」,當作日月潭水位參考,再創話題!(沈揮勝攝)
但是,每天逾千遊客造訪、拍照打卡,導致水中棧道下沉泡水的問題浮現!2020 年 11 月,日管處封閉步道,並重新規畫整建。2021 年 7 月 31 日,全新設計整建的九蛙疊像賞景平台開放啟用,比原先更寬廣、視野更遼闊。
2021 年,日管處重新設計興建九蛙棧道及景觀台,讓視野更遼闊、更受遊客歡迎。(沈揮勝攝)
九蛙見證日月潭歲月
2024 年 10 月 26 日,82 歲的九蛙疊像原型塑造者沈政瑩仙逝。12 月 3 日,日管處透過筆者徵詢沈政瑩家屬,並取得同意,計畫在潭區擇址設置九蛙疊像分身,方便遊客打卡,也降低水蛙頭現場環境負擔。日管處工務科長陳建仲表示,打造分身是方向,但具體細節還在研議。三叔雖已仙逝,筆者祈願九蛙疊像永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