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鈺婷
大可、黃鈺婷
漫步在南平山,一股寧靜的氛圍挾著山林的芬芳,讓人彷彿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想將南平山的美好記錄下來,就讓我來分享南平山產業故事吧。
從今年初開始,我頻頻走進南平山這個地方生活及工作,把步調自然地放慢下來,緩步穿梭其中,走讀到這片土地上豐富的產業故事。南平山位處埔里鎮的西南邊,不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清新的山脈,結合多元的觀光產業與樹石園藝和石盤加工製造,創造出南平山獨特的產業風貌。
南平山商圈佔埔里的門戶地理位置,向日月潭的遊客招手
融入山林智慧 承載自然歲月痕跡「南平山樹石之美」
埔里眉溪所產的黑膽石,質地堅硬,有特殊黑白分明交錯的線條,經過打磨後,製成茶盤特別受到泡茶人士的喜愛。南平山以地利之便居中潭公路扼霧社、日月潭旅遊路線的交叉必經之地,成為石茶盤工藝產業集散展示的熱區。
石盤工藝產業承載著當地人對山林資源的尊重與智慧。工藝師將眉溪出產的天然石材及黑膽石,經過巧思和手藝,加工製成質地穩重而細膩的工藝品。仔細欣賞每一塊石盤作品,可以看見作者的創意詮釋石器的山川歲月痕跡,每件作品都是大自然的禮物。
埔里因為海拔、氣候適宜,形成台灣最重要的松樹園藝木的生產聚落,向全台灣供應造型獨特俊美的五葉松和盆栽。將松樹運用在庭園景觀造景上,具有畫龍點睛的宏效,非常受到園藝愛好者與職人的喜好。關於五葉松和雅石的印象,起於我在2018年辦理「埔里鯉魚潭觀音文化藝術節」與南投縣樹石雅品學會合作那次,我從展出的松樹及石盤作品中學到許多。走在這裡會想起那年的時光與自己,南平山是遊客進入埔里了解這片土地與產業的第一扇窗。
中潭公路南平山段有許多園藝樹石和石茶盤的店可以逛
南屏山新地標「日月町」
今年暑假,南平山甚至整個埔里最熱門的話題,應該就是8月日月町的開幕,很高興我也參與了開幕的系列活動,南平山的新地標「日月町」是棟以白色系及木質調為主的建築,在愛蘭交流道口接待著來往的旅人,裡面有蔦屋書店 TSUTAYA BOOKSTORE 日月町店、東京人氣咖啡店「WIRED CAFE」及展覽空間,賣場周邊融入許多特色餐車,建築內透過景觀大窗,可以看見埔里綠意及生態的美好,人們也可以坐在露天的空間享受著陽光與微風的洗禮。
日月町以白色的身影在愛蘭交流道的要衝位置吸引過往的遊客
八月中旬我的「夢翼私廚」進駐日月町,期待埔里的味道讓更多人品嚐,現場除了販售以外,特別開立體驗課程,透過「繽紛夏日調飲派對」帶參與者親手調製一杯屬於埔里味的調飲,那是選用大坪頂小農栽種的台農一號「百香果」及帶有甜蜜香氣的「蜜妮玫瑰花」融入、調製成一杯「繁星點點百香飲」,那是我帶領參與者認識在地食材,調製有期待感的埔里飲品,透過味覺認識這片土地,營造出別具一格的飲食小體驗。
夢藝私廚的繽紛夏日調飲
美味與文化的雙重饗宴「大黑松小倆口元首館」
接著走到進駐南平山也有一段時間的「大黑松小倆口元首館」,來到我最喜歡的灰色城堡,先在廣場前面的西洋棋盤裝置與門口巨大的蛋塔合影,之後可別錯過現烤的蛋塔,這裡不僅是一家伴手禮店,更是一個品味在地美食與文化的場域,一樓是牛軋糖博物館,在充滿懷舊風味的展區,遊客可以深度了解牛軋糖的歷史脈絡與製程,傳承這一份屬於台灣人的糖果,我想生命有兩種甜,一種是吃在嘴裡,另外一種是甜在心裡的滋味,走進元首館吃上一口牛軋糖,就都能感受到。
元首館的城堡是南平山腳下的特色建築之一
二樓的「菇霸鮮鍋」,有濃厚的森林系氛圍,牆面覆滿綠植裝飾,營造置身山林般的用餐空間。餐廳的招牌菇菇鍋物,選用當地栽種的多種優質菇類,湯底香氣撲鼻,滋味濃郁卻不油膩。小農精心培育的鴻禧菇、香菇、舞菇等多種菇類,隨著湯水的翻滾慢慢釋放出各自的香氣與甘甜。每一口都像在品味大地的禮物,彷彿在探索山林的滋味,整個身心都被溫柔包圍。
菇霸火鍋真澎派
酸菜魚火鍋則是店內的明星商品,湯頭酸辣開胃,酸菜的脆爽和新鮮魚肉的嫩滑相得益彰,每一口湯都帶來味蕾的激盪,魚肉的鮮嫩滋味讓整體口感層次豐富,酸菜的微酸帶來一絲清新,加上菇類的滑順和鮮甜則增加了深邃的底蘊,讓人回味無窮,忍不住一再舀湯品嘗。
這裡也提供婚宴場地,成為在地人婚禮的好選擇。還有溫馨自然的證婚場地,新人不僅能夠在此宴客,還能舉行一場獨特的婚禮儀式。這樣的安排既充滿浪漫情懷,也體現了當地產業與文化的結合,讓每一位賓客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進入埔里請先品嘗南平山的美好
每次回埔里車行經國道六號到愛蘭交流道,下過美麗的斜張橋後,我就感到踏實地回家的溫馨感覺。而南平山作為埔里與外界連結的門戶,這裡的每一處風景、每一份味道都充滿著這片土地的故事。無論是傳統的石藝、茶盤與松樹產業,還是日月町、夢翼私廚的現代創新,或是元首館裡那一鍋濃厚的菇菇湯,都讓人感受到南投埔里的純樸與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