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25週年前夕,本期焦點人物專訪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透過分享桃米社區及埔里的再造經驗,一同回顧他陪伴埔里蛻變的軌跡。
廖嘉展出身雲林虎尾鄉下,對農村議題有深厚感情。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進入《人間雜誌》,一篇〈「豬師父」阿旭〉的報導引起矚目,而這種充滿生命力的農村故事,奠定了他後來紮根土地的基調。
溯源母親河,發現新故鄉
1986年,《人間雜誌》規劃介紹臺灣的母親河—濁水溪,廖嘉展與顏新珠及團隊以埔里為入口進入濁水溪上游,縱走溯行,欲追溯濁水溪的源頭。在武界山坳的平臺上眺望埔里鎮,被眼前豐饒的大地所感動。《人間雜誌》於1989年停刊後,當年的青山綠水湧上心頭,賢伉儷很自然的來到埔里定居。
1989年前後是臺灣解嚴前後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但社會議題往往只是一時的喧嘩,問題依然存在。廖嘉展渴望從媒體工作者,成為社會工作的參與者。而埔里有豐富的族群故事,是人類學的寶庫;人文、生態豐富;而當時社區營造興起,都是以臺灣意識為發展基礎,綜觀種種因素,廖嘉展覺得不管是從人文歷史脈絡或者是地理位置來看,埔里都是絕佳的實踐場域。因此,1999年2月4日,廖嘉展和一群文化界友人,在埔里鎮成立了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探索可持續發展與實踐的社區營造模式。
桃米社區從垃圾山到生態村的故事
想不到成立僅7個月的「新故鄉」,立刻遭逢921大地震,除自家房子危傾需重建外,同時新故鄉基金會也積極與其他社區合作投入重建,但是如何在複雜的重建事務中,找到著力點,困難重重。經由暨大朱柏勳、黃金俊里長與江大樹教授的聯絡與推薦,新故鄉決定進入桃米社區,協助重建。
在921大地震之前,桃米坑常常因為垃圾掩埋場抗爭事件而登上媒體版面,一群年輕居民覺得自己是與垃圾為伍的人,因此渴望改變,形成強大的凝聚力,這是社區意識凝聚的重要前提。
了解桃米坑的狀態後,新故鄉邀請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及保育中心(如今的多生所)的彭國棟老師調查,發現全台灣二十九種青蛙,十八平方公里大的桃米坑就有十九種。新故鄉與里民兩年中開了一百多次會議,最後決定以生態村為發展願景。
桃米坑的改變從教育開始做起。彭國棟老師鼓勵村民上各種生態課程,訓練過程嚴謹,期間還有小考,一年之後,舉辦筆試、幻燈片解說和實地辨識的正式測驗,第一期通過的生態解說員只有9位,之後還有嚴格的實習制度。此外,桃米村民清溪、成立苗圃班、建生態池,循序漸進地復育生態、建立實作能力。
生態和永續發展的觀念深植民心,里民有革命情感,雖然各自發展追求商機,但也有共好的理念,把民宿、環境當作社會公共財,自己民宿客滿時,會互相推薦,互助互存,珍惜「桃米生態村」的品牌光環。
棉被裡的歌聲—紙教堂來了
2005年,廖嘉展前往日本參加阪神地震十週年紀念活動,在紙教堂晚宴上台致詞前,廖嘉展聽到紙教堂將被拆除,致詞時脫口而出:「希望把紙教堂搬到台灣重建」。但基金會根本沒有經費,那段時間,廖嘉展常常晚上躲在棉被唱詩歌給天主聽,跟天主祈禱:「請上帝垂憐、請天主垂憐!」隔天起床,再想想還可以跟誰借錢。他跟朋友借得了10萬、20萬、30萬或50萬,朋友都沒有跟他要求立借據,甚至有朋友跟別人借錢來借給他,就這樣累積了920萬的借款,有錢就蓋,沒錢就休息。後來,得到921重建基金會的補助,也徵得旅外的地主同意,租用閒置土地,紙教堂才能夠順利搬遷,落腳桃米。
源源不絕的活水—青蛙、蝴蝶與蜻蜓
這25年來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前10年幾乎都花在凝聚共識、健全生態旅遊的營運上。2010年起,基金會開始思考將「桃米社區生態村」的概念,擴展到「埔里生態城鎮」。而埔里曾經是蝴蝶王國,大量的蝴蝶被製成標本外銷至國外,很多小孩都是被蝴蝶養大的。基金會尋思:我們能為蝴蝶做什麼呢?因而希望將蝴蝶從標本產業變成保育對象,讓蝴蝶回到身邊。基金會與大埔里觀光協會及暨大合作,推動「再現埔里蝴蝶王國」的概念,期望以生態城鎮翻轉埔里。
2018年開始,基金會串聯水沙連各個地區進行棲地調查,參與國土綠網計畫,保護當地特殊物種。其中纖紅蜻蜓是2013年發現的新物種,這是臺灣最晚被發現、也是台灣分布最狹隘的蜻蜓,在蓮花池、桃米、一新、澀水社區等小型濕地可以看到牠的蹤跡。基金會對纖紅蜻蜓進行棲地、生態的習性調查,目前僅發現2000隻左右,但因經濟開發與汙染問題,纖紅蜻蜓面臨威脅。基金會希望未來能夠整合各個溼地,鏈接成蜻蜓保育公園。
這25年來,新故鄉基金會不只是重複過去,而是不斷突破,帶來新的可能性。在生態方面,桃米生態村是里山倡議的先行理念,蜻蜓保育為實踐里山地景的具體行動;在藝術方面,媒合藝術家創作蝴蝶工藝品,集結喜歡音樂的孩子成立butterfly樂團,以音樂撫慰震後受創心靈;在教育方面,協助南光、育英、水尾國小及宏仁國中重建,尋求人本教育基金會、淡大建築系以及TVBS臺灣關懷基金會合作,請師生想像校園重建後的空間、硬體與未來發展等,影響後來的新校園運動。
新故鄉有效引入外部資源,不斷灌注源頭活水,影響埔里的各個領域,使社區營造不只是曇花一現。
島嶼的韌性與創生
新故鄉在地方長期蹲點,是台灣社造30年的重要案例。但廖嘉展覺得,社區組織才是社區進步的最重要力量,新故鄉只是陪伴者。任何團體參與地方都會發生衝突,新故鄉會放下期待,耐心陪伴,等待社區的自我調整。不把停頓當作挫折,預知這是常態,才能調整心態,行之久遠。
2024年5月,新故鄉在暨大舉辦「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期待連結國際性社團,打造社造交流平臺,擴大生態光譜,蓄積下個25年的動能。
今年9月21日,新故鄉將舉辦「韌性創生—台、日震災社區重建論壇」,定調為「韌性創生」,中研院林宗弘學者發現,重建後有社造能力的地區,往往更為茁壯。如1999年,桃米里家庭平均所得為56萬元,為埔里窮里之一,到了2010年,已遽增到87萬元,成為埔里富庶之里。
在地震頻仍的2024,人心惶惶,人們害怕失去生命、親人與財產。廖嘉展表示,生命雖然很脆弱但是也很堅韌,面對困難,找到值得努力的點,享受生而為人的痛苦與喜悅。巨災雖然會帶來創傷,但也會帶來機會,帶來生生不息的希望。
台灣世世代代的島民都要學習與巨震共存。廖嘉展從虎尾到埔里的新故鄉之路,是1/4世紀的陪伴與付出,既提供了重建與社區營造的典範,也讓我們思考如何面對天災人禍,韌性創生。
圖一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觀光協會及暨大合作,推動「再現埔里蝴蝶王國」的概念,期望以生態城鎮翻轉埔里。
圖二 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是一間大自然的學校,生態豐富,教導民眾重視環境的觀念。
圖三廖嘉展董事長鼓勵年輕人,要尋找興趣和專長,也要不斷地叩問自己怎麼看待自身以及所生長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