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地震後的隱患:認識次生災害與防範

文 / 陳民峰


2024年4月3日,花蓮再度經歷強烈地震,連帶震起全臺的防災意識。這場地震讓人們再一次面對地震帶來的直接傷害和後續的次生災害。尤其是透過媒體的播送,花蓮山區土石崩落的畫面讓全民心驚膽跳,讓人不禁想起南投921大地震。但是未曾經歷過這些震災的年輕一代,缺乏親身經歷也就無從學習教訓。於此,本文就是要帶大家認識地震防災、不僅僅限於震中的緊急應對,更應包括震後的餘災防範,以確保長期的生命安全。

地震後的隱患:脆弱的地質環境

地震所致的建築物倒塌和基礎設施的破壞,最令人印象深刻,但這些都只是前奏曲,地震後帶來的地質環境改變,更是長久隱患。例如,陡峭的山壁可能會發生岩崩,而坡度約30度的土壤鬆動後,極易引發土石流,隨時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回顧921大地震,埔里盆地周邊山區如西塔山、虎頭山、關刀山等地,共發生254處嚴重崩塌點,受破壞慘烈的地形面積達83.8公頃。這些崩塌不僅改變了地貌,更在隨後的豪大雨或颱風中,頻頻產生土石流,危害不斷。

災後重建與新隱患的浮現

細數921地震引發的災難中,以中橫公路的中斷和土石掩塞河道的事件尤為典型。雲林草嶺的大規模崩塌,造成528公頃的崩塌面積和1.25億方的土石滑動,並導致近30人死亡。這場災難甚至形成堰塞湖,當時人們曾天真地認為可以將其發展為觀光勝地,卻沒想到潰堤的高度風險。隨後的桃芝和納莉颱風進一步加劇了險情,儘管幸運地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潰壩的威脅一直存在,直到2004年的七二水災,潰堤警報才終於解除,歷時五年。

其實大規模的隱患解決前,小規模災害就已經頻頻發生。在2000年尚未進入颱風季前,豪雨和梅雨就已經引發了嚴重的土石流災情,和現在蘇花段公路和鐵路一樣。當時埔里的蜈蚣里和珠格里紛紛遭遇土石流侵襲,提醒我們對於山坡地的開發使用必須更加謹慎,平衡農業開墾與植披覆蓋,並加強災害防治措施。

全臺防災意識的喚醒與強化

歷史告訴我們,地震不僅在發生當下造成損害,更能誘發後續的土石流,這一威脅遍及全臺。因此,地震後的防災減災措施不可忽視,尤其不能因為距離震央較遠而放鬆警惕。土石流固然可怕,但現今政府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預防系統,農業部與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積極推動對潛勢地區的預警與疏離機制。

以2024年雲林古坑為例,當地已經因為土石流潛勢,針對拒絕撤離的民眾發布了全臺第一張罰單,未來依照災防法第30條第2項規定,可處以5萬至25萬元的罰鍰,這對未來的災害防治開創了先例。為了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大家都有責任配合地方政府的指示。

避難準備:超越基本防災物資的思考

在面對土石流威脅時,避難的準備不僅僅是事前備好防災物資,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避難路線規劃。防災用品的準備應該包括現金、重要證件、乾糧、水、哨子、輕便雨衣、工具刀、小型手電筒、保暖衣物、醫藥箱、救生繩等,這些都是基本的生存工具。而在土石流發生時,哨子可以用來緊急求救,輕便雨衣則能避免身體淋濕導致失溫,救生繩更是關鍵,它能在緊急情況下協助越過危險區域。
 

 

 
 


如何識別與應對潛在風險地區

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了解周遭環境的潛在風險至關重要。居民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資源,如上網查詢土石流潛勢溪流(https://246.ardswc.gov.tw),並點選「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以確認是否身處危險地帶。

很多地方雖然未必處於土石流的高風險區,但一旦周邊土石流發生,仍可能受到波及。因此,提前制定應急方案和疏散計劃更加重要。

餘災比地震本身更加持久
地震後的餘災往往比地震本身更加持久,因此,我們不能僅僅關注震中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更應該在地震發生後,持續監控和防範可能出現的次生災害。透過歷史教訓和現代科技,我們有能力提前預測並應對這些威脅。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地震來臨當下和後續做到有效應對,保護生命與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