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潘欣怡
我出生於農村, 從阿祖到爸爸三代務農,身為農夫的小孩,放假日最常去的地方,別無選擇就是農田了。印象中在阿爸的田裡,總有拔不完的草和採不完的農作物。每次完成大人指定的田間工作,我就會飛快地奔去玩耍。很難想像,有一天我會心甘情願地回來除更多的草,做更多的農務!
脫下亮麗套裝,返鄉從農
高工畢業後即離開埔里到台北唸書,研究所畢業後到生技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穿著光鮮亮麗的套裝工作,每年跟著主管到歐洲出展。由於承載極大的工作壓力而萌生去意,最後以懷孕養胎為由卸下工作,結束兩年的社會實戰回歸家庭,開始我十年三寶媽的育兒生涯。
在繁忙的育兒生活中,大自然與家鄉的土地成了我最常帶孩子親近的場域。熟悉而溫暖的家鄉環境調和了我離家多年的鄉愁,也喚出小時候的生活記憶。在三合院裡踢罐子、稻埕上玩跳房子,穿梭田間摘野果,溯溪抓魚蝦…這些童年的回憶,不時激起我想帶孩子回農村的意想,好想把自己快樂的童年複製給三個孩子。於是,基於想給孩子們更健康的成長環境,加上心繫家中二老與喜歡家鄉人情味的催化下,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想像與期待,我和先生就這樣牽著三個孩子一同踏上返鄉從農之路。
理想與現實落差沒有打敗我
返鄉的我以全職媽媽斜槓務農,和爸爸一同建立農場。初期從洗腦老農思維開始,挑戰將慣行農業轉友善種作。改變以往的批發販售方式、重新建立新客群,在這個「砍掉重練」的背後,有數不清的挫折與磨練,將過剩的農產以低價出清或送人成了我這個農務新手的家常便飯。為了提高自產自銷,開始學習辦採收體驗活動,以半價外加送餐吸引人流…,即使回鄉前就做好「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準備,內心仍時不時受到現實重重的打擊。
盡管務農現實面的衝擊很大,但我其實很享受和家人一起下田工作的時光,最大樂趣是帶著孩子們在大自然與田間探索。友善種作的農田裡有非常多樣的奇妙生物,在地瓜園裡,孩子會一邊幫忙農務一邊找奇妙生物把玩,農場的日常風景總少不了我們玩抓蚱蜢比賽、看蜘蛛結網、雨後抓青蛙的畫面… , 當我和孩子們一起擁有無比的純真與快樂時,這些美好都成為我繼續努力的動力。
挑戰桌遊設計繪本製作
去年,幸運地得到農業部的支持,我與台灣水沙連好生活文化協會共同執行一項食農教育推廣計劃,以地瓜為主題開發教材教案。這對沒有教材設計經驗的我來說是一大挑戰。在確定好方向後,我以農場地瓜園與發現的生物為設計背景,結合生態和農業知識與環境議題,發展出教育性桌遊。當中每改變桌遊的卡牌參數,就會請自家三個孩子試玩鑑賞一番,經過無數次的測試後,才邀請插畫家設計圖卡。
還有繪本,我是從農場第一次辦農事體驗獲得靈感,協會夥伴以農場三兄弟為主角發想的地瓜三兄弟冒險故事,它結合地瓜知識、飲食文化與健康飲食為學習目標,融入地方俗俚語設計出故事內容。最終在協會夥伴共同群策群力下出版了:「地瓜園生態派對」桌遊與「地瓜超人變身記」繪本。目前這兩套教材,都順利帶到學校進班推廣與學童們共學,到社區關懷據點和長輩們分享與互動,更在台灣水沙連好生活文化協會主辦的第三屆埔里玩聚兒童市集上演出「地瓜超人變身記」親子戲劇!令人感動!
農夫媽媽變身地瓜超人
「地瓜園生態派對」桌遊與「地瓜超人變身記」繪本對我來說,意義非凡!那裡藏有青年媽媽返鄉務農的初衷、有先生的全力支持、有守護與陪伴老爸老媽的心、一家三代齊力照顧土地與生態的努力,還有找到更多一起走一起做的夥伴。
我們返鄉務農即將四年了,這些年孩子們跟著我們一起學習友善種作、尊重並保護田區生態,農田不再只有農夫穿梭田間的腳印,多了多樣生物來覓食與築巢的腳印、慢慢迎來許多大小訪客化身農夫的腳印。很開心和大家一起共享這塊土地上的生態與豐收的喜悅。我希望帶著三個孩子繼續在土地與人心裡播下支持友善農業和守護環境的種籽,串聯小種籽長大的力量,帶動更多人一起愛惜咱的土地!
我是山味農場青農潘欣怡。你相信地瓜園裡,不只會長地瓜嗎?還有好玩的農桌遊、好聽的地瓜故事與好多愛土地的可愛人們!
圖一:返鄉帶孩子重回山林農務
圖二:地瓜桌遊
圖三:地瓜食農教育遊程
圖四:親子體驗挖地瓜的樂趣與喜悅
圖五-親子演出地瓜超人戲劇